"Gatsby, what Gatsby?" <蓋茲比,那個蓋茲比?>
<1925年大亨小傳 初版封面>
"Gatsby, what Gatsby?" <蓋茲比,那個蓋茲比?>
這是女主角黛西(Daisy)眾多台詞中的其中一句。
毫無疑問的,如果你是一位讀過大亨小傳的讀者,你會知道誰是蓋茲比。
你會知道,那個年輕的,孤獨的,卻又同時充滿崇高理想的百萬富翁,蓋茲比。
這個角色誕生在有著 " 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之稱的絢爛時光。這個時代,由剛結束的戰爭打開了序幕,各式各樣華麗而美好的幻想就像踏入春天的花朵一班同時綻放,五花八門的新產品帶來蓬勃的經濟發展,爵士樂席捲著此時的美國,同一時間,未來的蕭條也在此時埋下種子。
然而在這個時代,形塑這個足以代表這時代的迷人角色的小說家即是 史考特.費茲傑羅 (F. Scott Fitzgerald)。伴隨著這位傳奇作家的是各式各樣的傳奇與狂歡,但如果要簡述一下這位作家,我便想要引述村上春樹先生一段簡明的形容 。
"史考特.費茲傑羅,是美國這個國家青春期的激烈又美麗的啟發。"
< F.Scott Fitzgerald >
在這部小說裡充滿了華麗而盛大的宴會場景,在即將上映的電影裡亦將此忠實的呈現。為展現浮華而絢爛的社交場合,電影裡的宴會場合充滿了香檳、禮服、大樂隊、珠寶,對,還有珠寶。
<大亨小傳預告片>
這個故事發生在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才剛結束,從歐陸回來的軍人們回到美國這塊土地,去尋找屬於他們美國夢的時後。此時的時裝與珠寶仍深深的受到歐洲大陸的影響,無論是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愛德華時期風格<Edwardian>,抑或此時正興起的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都在這個時期發光發熱。我想,若是要更加仔細得去敘述,以下面的這張劇照做為開頭最適合不過。
這件佩掛在女主角黛西頭上的珠寶,絕對最吸引目光的焦點,在白金色的底座上以鑽石裝飾正是愛德華時期的特色,同時,在花草紋飾設計上仍保有當時最流行的裝飾藝術線條。而手上的珍珠手環,明顯的是受到愛德華時期的影響,利落的圓盾形幾何線條則有淡淡的裝飾藝術的味道。
電影裡的作品交給了美國珠寶商Tiffany & Co.製作,Tiffany & Co.為電影創作了一系列高級珠寶與Ziegfeld系列,而Ziegfeld這個名字則源自1927年落成的紐約同名傳奇劇院。這座劇院被視為是裝飾藝術風格的代表,而Tiffany & Co.翻出了當時的設計草圖製作出運用淡水珠、黑瑪瑙及純銀材質等材質,打造出帶有裝飾藝術風格的流蘇珍珠長鍊與吊墜式耳環。
雖然在電影的預告片與電影美術設定的充滿了裝飾藝術的元素,但就像人類經歷的所有時代一般,除了一些流行的元素之外,不會有任何統一的風格,一點點的新藝術,一點點的艾德華,與多一點點裝飾藝術才是最真實的樣貌。我想,在這點上Tiffany & Co.相當忠實的表現了那個美好的時代,而不是製作出過度符號化的電影道具。
好了,讓我們來聊聊一些其他的。
我想要講一下這次的音樂。先聽一下好了。
沒錯,你聽到的是嘻哈,由Kanye West & Jay Z這兩位嘻哈天王所跨刀製作的作品,也許你會想說那個時代那有嘻哈這種音樂,關於這點我也想了一下,但我想我們在聽完由現在極受歡迎的搖滾團THE XX所做的另外一首電影配樂再說。
沒錯,那個時代不會有嘻哈,也不會有搖滾,但如果你還記得在小說中所讀到的一段深切的句子。要理解為何加入了這樣的元素,似乎也變得能夠接受了。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測驗什麼是第一流的智慧,要看腦中能否同時具有兩種對立的意念,而依然可以保持做人的功能。"
也許這並不是真正的對立,也不是真正的解釋,但我想,每個時代都保有著各式各樣迷人的個性,而我們正在這樣的對立中,衝突卻享受著,這是小說,也是電影,是音樂,也是我們的人生。
------------------------------------------------------------------------------------------------------------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教。萬分感激。
圖片版權屬大亨小傳電影與Tiffany & Co.所有。
那個時代不會有嘻哈,也不會有搖滾,但是我喜歡音樂中不時結合了許多舊的金曲的元素用新的方式呈現,比方說二零年代的 Charleston 加上 Nancy Sinatra 的 "Bang Bang," 兩個一起在 will.i.am - Bang Bang 中出現。對我自己來說,「復古」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年代對過去的印象以及我們設法呈現出來的某個過往時代往往最鮮艷的是我們自己的年代的色彩。就像 Sofia Coppola 的 Marie Antoinette - 有人批評說完全沒有 historical accuracy,但是她個人的解釋是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是個古裝劇,如果每個人都說當年的法文,那只好打字幕囉,與其如此,不如我們都接受這是「現在看過去」的觀點,並且享受她透過這個觀點打造的世界...
回覆刪除離題了... 原諒我 XD